洛杉矶时报 | 书评:《中国人》,赤色大地的深度观察

在最近的票选中,超过了26%的美国民众将中国视为对美国最危险的国度,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其中伊朗以16%的得票率位于第二,朝鲜以13%居其后)

但与此同时,“配尤全球态度调查计划”也就美国民众 对中国人的印象进行了询问,受访者对中国人持着肯定的态度并认为中国人身上散发着许多我们美国民众根深蒂固的“美国性格”的特质——例如勤奋努力,争强好胜,爱国而且富有创造性。甚至其中还有人认为中国人没有我们扬基球迷那么蛮横粗略,自私傲慢。

民众的这种分歧部分归因于我们书市上的相关宣传。有那么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诸如马丁·亚克斯的《中国何时征服世界》或者皮特·纳瓦罗和格雷格·奥特瑞的那充满戏剧意味的《致命中国》,不过倒是也有一些相对平和,从个人经历出发的草根作品,例如皮特·海斯勒的《江城》以及张彤禾的《工厂女孩》。

“《中国人》:在高速变革的土地之上,记录这高速变革的生态”是属于第二类的一股新进力量。本书由15位作家记录各色中国人的随笔构成(包括海斯勒和张彤禾的作品)——这里面吉他教师,信道徒,酗酒的青年藏民,以及为外国游客创作廉价作品的画家。这本书正是试图从生活的最本质的那一层来捕捉中国人的点点滴滴。

一些话题要比其他书中所说的更具有吸引力。不过遗憾的是,每一章都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而没有必要去刨根问底。

其中最有趣也是最令人感同身受的要属米歇尔·达蒙·罗亚卡对一名垃圾回收站辛苦工作的外来侨工的生动细致的刻画,以及印度记者阿南斯·克里斯南对一名维吾尔女生从新疆西部偏僻的小山村,到最终踏入离自己家2000英尺远的北京上大学的漫漫求学路的亲密记录。美中不足的是书里面并没有与他们采访故事相关的各种生动图片。

一些热心的读者们会发现其中的故事似曾相识,因为其中的作品由他们曾经发表的作品改编嫁接而来。埃文·艾斯洛斯那关于一名学习西方哲学的女大学毕业生的故事,就是以2008年《纽约客》记录的那个曾经一度席卷互联网,带给人们震撼感受的那个有关民族主义的视频。无独有偶,克里斯蒂娜·拉尔森那跃然纸上的环境女科学家挑战政府南水北调工程的故事,就是原创与2008年的《华盛顿月刊》。而张彤禾和海斯勒的作品,则分别是从2008年和09年就记录了的。

编辑安吉利·夏尔在编后语也承认“我们当初所接触的那些人,到现在为止在他们身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几年间的一些细小的变化也还是有所提示的。正如本书标题下所注释的那样,中国和她的华夏儿女们正经历一个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所以4年的光阴,是有着相当的说服力的。

故事将追溯到新中国前而后来经历过动荡10年文革的人们,他们是新中国崛起的见证者——而现在早已年迈的他们面对大大小小的胡同又会想起当年童养媳的岁月,他们现在是受人尊敬的教授而当初却是那群被下放田间的知青。不过故事的内容难免会夹杂一些教科书上的相关内容来充实作品,如此渗水,作者自然有难言之隐。

《中国人》的编辑们很理智地没有想通过此书简短的文章来企图对中国13亿大人口有着全面的概括。毕竟,这15位中国形象没有一位出身官僚或者是政党公务员。对于女性刻画相对男性缺乏一点力度,这你要理解,这些故事是站在西方的视角,而不是中国人。

但是编辑们很聪明地集中选取材料来描述中国这个国度,正如杰富瑞·瓦瑟斯特论编辑所说的那样,“抓住机遇也好浪费机遇也罢,生活终究会发生里里外外的变化,要不解放变革,要不深陷泥沼。”

人们在动荡不安,高速行进的社会追寻自我,或忍受艰难困苦,或开启新天新地,或挑战权势,或仅仅是为了那层身份归属,为下一代创造良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阅读此书,我们无法不心存感动——而感同身受。

《中国人》,赤色大地的深度观察。以美国的调查结果为参考,这一次的“中国人”一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